2017年6月1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接触材料专家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意见,此稿截止至2017年7月16日..
138-2432-8299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1-01-27 热度:
2017年6月1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接触材料专家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意见,此稿截止至2017年7月16日。
该标准一经发布,将成为GB 4806系列新的组成部分,替代GB 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与GB 9683-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种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此稿中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定义为由纸、塑料、金属等不同或相同材料通过粘合、热熔或其它方式复合而成的两层或两层以上,且层间连续紧 密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包括但不限于由纸、塑料或铝箔经聚氨酯和改性聚丙烯复合而成的食品包装袋。
2. 增加了基本要求、原料及添加剂的要求:
此稿中再次重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应符合GB 4806的规定,且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各层材质材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当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各层材料有相同项目的限量时,材料及制品整体应符合该项目限量的权重加和值。如无法计算权重加和值时,则取该项目的最小限量值作为合格限量。
对于原料要求,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使用的粘合剂、油墨等应符合相关食品国家安全标准的要求。材料和制品中粘合剂不得直接接触水性食品、含酒精饮料、油脂及表面含油脂食品。当聚氨酯类粘合剂与食品接触层之间无有效组隔层阻隔时,该类粘合剂不得用在超过121℃条件下使用的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油墨不得直接接触任何类型食品。
3. 理化指标修订:
此稿的理化指标除GB 9683中的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甲苯二胺项目外,还增加了溶剂残留量、芳香族伯胺迁移、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及其衍生物迁移、脱色试验项目,并补充规定了各项目的适用范围;并将之前的蒸发残渣修订为总迁移量。具体项目及指标如下图所示:
4. 增加了微生物指标:
预期直接与食品(食用或烹饪、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水果、蔬菜、鲜蛋等农副产品除外)接触、不经过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且接触食品面为纸张的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应符合表3规定的微生物限量。
表中微生物指标
5. 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与GB 9683中规定了迁移试验的模拟物不同,征求意见稿要求复合食品接触材料或制品进行迁移试验时应根据产品预期的使用条件选择模拟物及试验条件,取成品状态的复合材料及制品进行测试。
6. 补充了筛查方法的规定:
筛查试验应采用有科学依据支持、经充分验证的,与使用GB 31604.1规定模拟物迁移测试等同或更为严苛的试验,试验方法可包括物质使用量估算、总迁移量筛查试验、残留量筛查试验、化学溶剂替代试验和数学迁移模型等。
7. 增加了产品标识要求:
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以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中相关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按由外层(食品接触层)到内层顺序标示各层材料的材质名称,用斜杠区分。
标识内容应优先标示在产品标签上,标签应位于产品最小销售包装的醒目处。当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信息显示在产品或产品标签上时,可显示在产品说明书或符合性声明等随带文件上。
在此提醒企业关注食品接触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修订要求,完善合规应对策略。同时还要注意,食品接触油墨、食品接触用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国家标准也在标准计划项目中。
可降解餐具是指可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细菌、霉菌、藻类)酶作用指可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细菌、霉菌、藻类)酶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引起外观霉变到内在质量变化,最终形成...
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因安全卫生隐患引发媒体热议的事件屡屡发生,成为各国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2016年,欧盟通过RASFF(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对中国输欧食品接触材料发...
近日,欧盟官方公报(OJ)发布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法规(EU)10/2011的修订法规(EU)2017/752,再次加入6种授权使用物质,新增重金属镍的迁移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全面迁移的食品模拟物...
2017年4月28日,欧盟官方发布法规(EU)2017/752,针对欧盟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和制品法规(EU)10/2011进行修订和更正,该法规已于2017年5月18日生效,部分内容将于2019年5月19日生效。欧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宝安82区新安六路勤业商务中心A栋一楼112-114
邮箱:yuhaoqun@ebotek.cn
微信:13824328299(同手机号码)